真相 · 假象
8 August 2020
我和太太從英國回到香港已經差不多三十年,但仍然和一位當年住在倫敦的舊鄰居保持著聯繫。她是一位獨居的英國女士,今年已經八十多歲。我們一直都是以傳統的手寫信件相互問好,交流生活的近況,我們到訪倫敦時也會去探望她,這樣的交情一晃就三十多年了。
前幾天收到她的一封來信,沒想到她突然非常擔心我們在香港的境況。她說最近幾個月從媒體上經常聽到香港的負面消息,說到香港人的生活變得多麼艱苦,一些香港人甚至沒有辦法離開,她提到會盡量幫助我們脫離「困境」。
看了她的信,我真是百感交集。這些年來,她對我們在香港的生活已有了一定的認識。沒想到一些傳媒嘩眾取寵的負面報導令到這位年紀老邁、溫文儒雅的典型英國女士變得憂心不已,為一個遠在他鄉的舊鄰居擔憂。我當然感激她對我們家的親切關懷,但也對那些標榜自己為西方中立傳媒的偏頗報導感到氣憤和可悲。
在過去的一年,香港確實經歷了很大的變化。人為的動亂破壞影響了香港的治安,新冠病毒疫情以至中美之間的矛盾博弈都給本地經濟帶來了負面的影響。但是,香港人的生活普遍還是充裕的,醫療制度、政府施政效率以至生活的自由度還是優勝於很多西方國家。當然,每個國家地區都有改進的地方,但以偏概全完全否定香港的可取性卻是不應該的。
當今大眾傳媒的報導都是立場先行以自己集團的利益和價值觀為取向,至於報導的是事實的真相或是誤導的假象反而變得不重要了。當人類社會不斷地發展進步,但我們卻越來越質疑媒體資訊的真假,每每都要自己去諮詢查證,這是否有點可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