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悲心
16 December 2017
最近,我和一個朋友去爬山,約下午二時到達目的地赤柱後,我們到了位於海濱長廊末端的一個小店坐下來喝啤酒吃午餐。
那天是一個週日,我們去的時候小店的人不多,就只有老闆娘一個人招待客人,拿酒水煮東西什麼都是她一個人幹。看見她在廚房忙著,我們就自行添加啤酒幫她記帳,也不介意要多等一會兒讓她逐一的為我們做午飯。沒想到我們去了以後小店的生意越來越好,其他客人陸續前來光顧,搞得老闆娘忙得團團轉的。
知道我對餐飲管理有一定的經驗,我的朋友就問我老闆娘是否應該多請一個幫手以便提供更好的服務。我跟他分析說:「我相信老闆娘在週末和假日遊人多的時候一定會請人幫助招呼客人,但在平日,我覺得她沒有必要多僱人手。做這類小吃餐飲的其中一個挑戰是估計不了顧客什麼時候會到來,有時生意可能是冷冷清清的,有時卻門庭若市,晴天雨天更加會影響這些海濱小店的生意額。為了生計能多賺點錢,老闆娘只好在平日自己多辛苦一點兒,免得多付工資百上加斤,我們需要體諒她的難處啊。」
聽到我這番像是為老闆娘辯解的話,我這個對佛教思想有點研究的朋友笑著對我說:「你真是很有慈悲心啊!」我起初以為他是在戲弄我,但他跟著解釋說:「慈悲就是對人們帶著同情心,看到對方的困窘,去關懷他們。簡單的說,處事時多些為他人設想已經是一種慈悲心了。」
沒想到對人慈悲並不是一件困難的事,關鍵是我們願不願意從對方的角度來思考事情。